服务热线 400-660-8066

网站建设

网站建设

站内资讯
网站建设 / 站内资讯 / 行业资讯 / 正文

智启新空域 赋能产业升级

来源: All文章
发布时间:2025-05-08 17:49:30

无人机掠过齐鲁大地的麦田,精准喷洒的农药如细雨般均匀落下;当物流无人机穿越城市楼宇,将急救药品送达指定区域;当应急救援机组在暴雨后快速绘制灾区三维地图——山东省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,重塑无人机行业的应用边界。 作为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,山东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与政策支持,在无人机领域形成了“场景驱动技术、技术反哺产业”的良性循环。

农业场景:从“人扛牛耕”到“云端种田”

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,耕地面积达7.5万平方公里,传统植保作业长期面临效率低、成本高的问题。植保无人机解决方案通过搭载多光谱传感器与AI识别系统,实现作物病虫害的精准监测。以潍坊为例,当地农户使用10公斤级农用无人机,单日作业面积可达600亩,效率较人工提升30倍,农药用量减少20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山东农科院联合企业研发的“变量喷洒技术”,能根据作物长势实时调整药量,推动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向数据化转型。

物流网络:破解“最后一公里”困局

在青岛西海岸新区,低空物流无人机试验网已覆盖半径15公里的配送范围。通过5G+北斗双模定位系统,无人机可在楼宇间自主避障飞行,将生鲜、医疗物资的运输时效压缩至15分钟内。这一模式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,更在疫情期间为封闭社区搭建起“空中生命线”。技术团队近期突破的“蜂群协同算法”,使多架无人机能像候鸟群般智能编队,进一步降低单位运输能耗。

应急管理:构建全域响应的安全防线

2023年台风“杜苏芮”过境期间,山东应急部门启用系留式无人机基站,在通信中断区域实现连续72小时信号覆盖。与此同时,搭载热成像仪的多旋翼无人机在夜间完成受灾人员定位,救援响应速度提升40%。省消防救援总队数据显示,全省已建成17支无人机救援分队,配备垂直起降固定翼、抛投式无人机等特种装备,形成“灾前预警—灾中处置—灾后评估”的全链条能力。

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双向赋能

山东省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,得益于三大技术支点:高能量密度电池将无人机续航提升至120分钟,边缘计算模组实现实时数据处理,而轻量化复合材料使载重比突破1:3。在政策层面,《山东省“十四五”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建设10个无人机应用示范基地,鼓励产学研合作。济南、烟台等地已形成涵盖研发、测试、培训的产业集聚区,2023年相关企业数量同比增长67%。 随着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落地与5G-A网络部署加速,山东正推动无人机与智慧城市、海洋监测等领域的深度融合。这场由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变革,不仅重塑着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,更在碧海蓝天之间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。

* 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。
在线 咨询

添加动力小姐姐微信

微信 咨询

电话咨询

400-660-8066

我们联系您

电话 咨询
微信扫码关注动力小姐姐 X
qr